1. 大豆中营养成分不全。
2. 出浆效率低。
3. 豆浆口感不浓香。
4. 若豆子比较大,极大降低磨浆效率,并直接导致豆子磨不完。
5. 若豆子比较小,极大提高磨浆效率,并可能导致煮浆桶糊锅。
6. 泡豆时间过长,黄豆中淀粉等含量过多,第一次排浆后导致煮浆桶中豆浆浓度过高,直接导致糊锅。
解决方案:黄豆更换为东北大豆,或具有同等性质的大豆。
原因分析三:加热系统故障。
1、 电热盘一直未工作。
2、 温控器或热保险丝断开,相当于电热盘断路。
3、 底部接插端子接触不良,导致接插端子处温度高,并形成电阻,加热功率降低。
1) 继电器粘连或损坏,继电器无法吸合。
解决方案:检测其是否损坏,更换继电器。
2) 主控板上接插排线是否接触不良
解决方案:如不是,则更换主控板。
3) 电热盘内外圈经常处于跳开状态。电热盘底部的温控器或热保险丝贴合不好,导致其部分温度过高,从而导致电热盘通断频繁。
解决方案:卸下电热盘,检查其安装位置是否正确?螺丝是否松动?
4) 主控板上继电器粘连或损坏,继电器通断不灵敏。
解决方案:更换继电器。
原因分析四:操作不规范。
1、测温防溢组件未正确放置或者粘连 接触煮浆桶壁或滤浆筐,一直处于防溢状态,电热盘不加热。
2、测温防溢组件悬在煮浆桶外或豆渣上,浆温传感器无法检测到实际温度。
3、锁扣、压扣未扣到位,同时检查压扣和煮浆桶的定位压片之间的间隙是否在0.5~1.8毫米,锁扣和锁扣座底部的距离是否在20~21毫米。
4、底脚不水平,煮浆桶倾斜。调整底脚高度,使其倾斜度不大于3度。
5、煮浆桶放置须在电热盘的正中心,否则机器可能不工作并显示保护状态。
6、由于使用环境不当,煮浆桶散热太快,导致E:24报警。
7、煮浆桶与电热盘贴合不良:煮浆桶底部变形,或压扣位置移动,压片变形,使煮浆桶底部和电热盘表面的不吻合,贴合间隙过大,导致传热效率降低,煮浆桶与电热盘贴合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