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鼎峰家电维修    竭诚为你服务



                                                                                                                                                             服务热线:0512-58900571

   新闻中心
空调电路,制冷系统维修技术资料
来源: | 作者:pmo9ee7c1 | 发布时间: 2020-06-10 | 46623 次浏览 | 分享到:
空调电路,制冷系统维修技术资料

1.空调器故障分析的一般方法空调器由制冷系统和电气系统组成,运行状态又与工作环境和条件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对空调器的故障分析需要综合考虑。

故障原因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机外原因或人为故障(特别是电源是否正常)另一类则为机内故障。分析处置故障时,首先应排除机外原因。排除机外因素后,又可将机内故障分为制冷系统故障和电气系统故障两类,一般应先排除电气系统故障。至于电气系统故障,又可从以下两方面来查找:开关电源是否送电;电动机绕组是否正常。依照上述总的分析思路,便可逐步缩小故障范围,故障原因也就自然水落石出了2.空调器初步检查 制冷系统运行时,进行初查采用的问、摸、看、听、查的方法。这些方法既简单而且有效。

1摸:压缩机正常运行2030分钟后,摸一摸吸气管、排气管、压缩机、蒸发器出风口、冷凝器等部位的温度,凭手感便可判断制冷效果的好坏。A .  压缩机机壳温度一般在90100℃。B.  摸蒸发器的外表温度。工作正常的空调器蒸发器各处的温度应该是相同的其表面是发凉的一般在15度左右,裸露在外的铜管弯头处有凝露水。C.  摸冷凝器的外表温度。空调器开机运转后,冷凝器很快就会热起来,热得越快说明制冷越快,正常使用情况下,冷凝器的温度可达80度左右,冷凝管壁温度一般在45-55℃。D.  摸低压回气管外表温度。正常时,吸气管冷,排气管热。手摸应感到凉,如果环境温度较低,低压回气管外表还会有凝露水,如果回气管不结露,而高压排气管比较烫,压缩机外壳也很热,很可能是制冷剂缺乏,如果压缩机的回气管上全部结露,并结到压缩机外壳的一半或全部,说明制冷剂过多。E.  摸高压排气管温度。手摸应感到比较热,夏天时还烫手。F.  摸干燥过滤器外表温度。正常情况下,手摸干燥过滤器外表感觉略比环境温度高。如果有凉的感觉或凝露,说明干燥过滤器有微堵现象。G.  摸出风口温度。手应感觉出风有些凉意,手停留的时间长就感到有些冷。 2看:A先看空调器外形是否完好,各个部件的工作是否正常。其次,看制冷系统各管路有无断裂,各焊接处是否有油迹出现,焊点有油迹则可能有渗漏。再仔细看一下电器元件的插片有无松脱现象,各连接铜管位置是否正确,有无铜管碰壳体。最后,看一下离心风叶和轴流风叶的跳动是否过大,电动机和压缩机有无明显振动。   

B看高、低压压力值是否正常。环境温度在30度时,低压约为0.49~0.54Mpa,高压约为1.17~1.37MPa环境温度在35度时,低压约为0.58~0.62Mpa,高压约为1.93Mpa环境温度在43度时,低压约0.68Mpa,高压约为2.31Mpa   

C看毛细管低压部分的结霜情况。正常制冷时,压缩机运行之初,毛细管会结上薄薄的一层霜,随后就逐渐化掉,但制冷剂缺乏或管路堵塞都会发生挂霜不化的现象。值得注意的室外热交换器在冬季按热泵循环方式工作时,属低压、低温部件,也可能发生制冷剂泄漏和堵塞。如果毛细管入口至室外热交换器入口这一管段上有霜而其它局部干燥,标明毛细管已半堵。从表面看,制冷剂缺乏和半堵塞的现象是一致的   

还需指出,空调器运转时,一般应先看一看空调器的外部工作条件,例如室内、外环境温度是否过高或过低,过滤网是否太脏或有无通风不良等现象,以便排除外部原因及装置使用不当等因素。 3听:仔细倾听整机运转的声音是否正常。空调器在运转时,会发出一定的声音,但如果听到一些不正常的声音就有问题了如在听压缩机运转时,有“嗡嗡”声可立即判明是压缩机电动机不能正常启动的声音,此时应立即关掉电源,查找原因;嘶嘶”声是压缩机内高压减振管断裂后发生的高压气流声;嗒嗒”声是压缩机内部金属的碰撞声;当当”声是压缩机内吊簧脱落或断裂后的撞击声。对开启式压缩机,一般会发出轻微而均匀的嚓嚓”或阀片轻微的嘀嘀”敲击声;如出现“通通”声是压缩机液击声,即有大量的制冷剂吸入压缩机飞轮键槽配合松动的撞击声;啪啪”声是皮带损坏后的拍击声。

听离心风扇和轴流风扇的运转声应是平衡而均匀,如有碰擦或轴心不正,就会有异常声音呈现。停机时,当听到咝咝”这种越来越轻的气流声时(系统压力平衡时发出)则可知系统基本没有堵塞。  此外,凭听觉还可判断出其它一些噪音,例如:分机轴流风扇碰击外壳铁片的声音;风机缺油的吱吱”尖叫声;风机离心风扇与泡沫外壳发出的嚓嚓”声;压缩机底角螺栓松动、震动的声音;毛细管碰外壳的声音。 4查:一般可用压力表、半导体点温计、钳形电流表、万用表等丈量系统压力、温度、电源电压、绝缘电阻、运转电流是否符合要求,用卤素检漏灯或电子检漏仪检查制冷剂有无泄漏。对于窗式空调器,用钳形电流表检查电流、电压、电阻十分方便。电流读数应在额定电流范围左右(随温度高低电流略有变化)对于分体式空调器,用歧管表检测高、低压力也是一种实用、快速、有效的判断方法。  

当周围环境温度在30℃左右(空调制冷状况下)若低压表的压力(表压)0.4MPa以下,则标明制冷剂缺乏或有泄漏。高压表的压力(表压)正常值应在2MPa左右,过高或过低都说明有异常。冷凝器的入口处若发生堵塞可使高压压力升高,而低压压力降低。

检查和观察的惯例项目如下:1低压压力;2高压压力;3停机时平衡压力;4吸气管温度;5排气管温度;6压缩机温度;7冷凝器;8蒸发器;9过滤器;10毛细管;11工作电流。 5分析:经一看、二摸、三听、四测后,进一步分析故障所在处和故障的轻重水平。由于制冷系统、电气系统和空气循环系统是相互均有联系又互相影响的因此,要综合起来进行分析,由表及里地判断故障的实际部位,要始终坚持清醒头脑。免得一时疏忽,出现判断错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3.非空调器自身故障原因分析 机外故障的原因有电源方面和其它方面的列举如下:⑴电源问题

① 电源电压不能太低。一般当电压比正常电压220V降低15%时,空调器的压缩机就难以启动。空调运转时,电压一般需保证在198V以上。

② 空调器专用电路中的平安丝因容量小而烧断,或容量过大又起不到维护作用,电源插座接触不良,平安丝容量过小等都是不允许的

③电源线截面积不能过小。

④空调器房间家用电器过多,而电源线的容量缺乏,这也是不允许的

⑤局部地区网路电压偏低,进电内阻大,特别是使用空调器单位附近使用大功率电动机等电器设备时,往往造成电压动摇范围过大。

⑥ 供电部门临时停电或瞬间拉闸、报警。⑵安装、环境及使用问题: 

①空调器前后有障碍物,影响空气流动,降低热交换效率,从而使空调器的制冷量下降。

②房间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逾越空调器允许的使用温度范围。

③空调器房间密闭不严,门窗未关闭,室内人员进出频繁。

④室内使用发热器具,阳光直接照射空调器,环境温度高于43℃。

⑤ 冷凝器进风口与出风口的散热效率急剧下降,甚至逾越压缩机的实际负荷。由于节流状态改变,而蒸发面积是一定的吸气温度提高,这种恶性循环状况下,会出现压缩机断续启停、或抖动停止现象。

⑥空调器房间的面积太大或室内高度过高,而空调器的规格制冷量太小。

⑦ 空调器房间内空气污浊、灰尘大、致使空气过滤网布满灰尘、污物,室内空气循环受阻,影响热交换。

⑧如果窗式空调器装置位置过低、过高,都不符合安装要求。

4.  空调器制冷系统故障快速判断表判断制冷系统故障,要根据空调器运行时系统压力、温度和运行电流来判断,既要应用制冷理论知识,又要细心观察制冷系统各部位情况,然后做出正确的判断结果。

故障原因观察部位 


5.制冷系统的清洗

空调压缩机的电动机绝缘击穿、匝间短路或绕组烧毁以后,由于电动机烧毁后发生大量酸性氧化物而使制冷系统受到污染。因此,除了要更换压缩机、毛细管与干燥过滤器之外,还要对整个制冷系统进行完全的清洗。制冷系统的污染水平可分为:轻度与重度。轻度污染时制冷系统内冷冻油没有完全污染,从压缩机的工艺管放出制冷剂和冷冻油时,油的颜色是透明的

若用石蕊试纸试验,油呈淡黄色(正常为白色)重度污染是严重的当打开压缩机的工艺管时时,立即可闻到焦油味,从工艺管倒出冷冻油,颜色发黑,用石蕊试纸浸入油中,5分钟后,纸的颜色变为红色。空调系统清洗用的清洗剂为R113清洗前先放出制冷系统管路内的制冷剂,装配压缩机,从工艺管中放出少量冷冻油检查其色、味,并看其有无杂质异物,以明确制冷系统污染的水平。清洗过程如下:先将清洗剂R113注入液槽中,然后起动泵,使之运转,开始清洗。

对于轻度的污染,只要循环1小时左右即可。而严重污染的则需要3--4小时。洗净后,清洗剂可以回收,但经处置后方可再用,贮液器中的清洗剂要从液管回收。若长时间清洗,清洗剂已脏,过滤器也会堵塞脏污,应更换清洗剂和过滤器以后再进行。清洗完毕,应对制冷管路进行氮气吹污和干燥处理。槽、过滤器和泵在干燥处置时一定要与管路局部断开。并在液压管、吸液管的法兰盘上安装盲板,然后用真空泵对系统进行抽真空,抽真空过程中,要同时给制冷管路外面吹送热风,以利于快速干燥。最后将制冷管路按原样装好,更换新的压缩机和过滤器。

注意事项:①为了防止清洗剂的泄漏,应采用耐压软管,接头局部一定要用胶带包扎紧密。②使用膨胀阀的机种,要去掉膨胀阀,以旁通管代替。③若制冷系统内进入水分,一定要将水分排净。④因压缩机烧毁而生成酸性物质时,必需注意用氮气吹净。

6.排空气制冷循环中残留的含有水分的空气,将导致冷凝压力升高、运转电流增大、制冷效率下降或发生堵塞(冰堵)与腐蚀,引起压缩机汽缸拉毛、镀铜等故障,所以必需排除管内空气。

方法如下:

⑴ 使用空调器自身的制冷剂排空气。   

拧下高低压阀的后盖螺母、充氟嘴螺母,将高低压阀芯打开(旋1/4?1/2圈)等待约10秒钟后关闭。同时,从低压阀充氟嘴螺母处用内六角扳手将充氟针顶向上顶开,有空气排出。当手感有凉气冒出时停止排空。排氟量应小于20g

⑵ 使用真空泵排空气,先将阀门充氟嘴螺母拧下,用抽真空连接软管进行连接。将“LO旋钮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使其打开,然后合上真空泵的开关,进行抽真空。停止抽真空后,还要将阀门后盖螺母拧下,用内六角扳手将阀芯按逆时针方向旋开到底,此时制冷系统的通路被打开。接着将连接软管从阀门上拆除下来,将阀门的连接螺母与后盖螺母拧紧。

⑶外加氟利昂排空气使用独立的制冷剂罐,将制冷剂罐充注软管与低压阀充氟嘴连接,略微松开室外机高压阀上接管螺母。松开制冷剂罐的阀门,充入制冷剂2?3秒,然后关死。当制冷剂从高压阀门接管螺母处流出10?15秒后,拧紧接管螺母。从充氟嘴处拆下充注软管,用内六角扳手顶推充氟阀芯顶针,制冷剂放出。当再也听不到噪音时,放松顶针,上紧充氟嘴螺母,打开室外机高压阀芯。7.充注制冷剂。  对于全封闭式压缩机,充注氟利昂往往采用低压收入法。  

 ⑴.充注前需将制冷剂从大钢瓶倒入小钢瓶中,其方法是先将修理用的小钢瓶放入有冰块的容器中冷却降温,然后用一根橡胶软管将大、小钢瓶连接起来,但大钢瓶的阀门暂不开启。将大钢瓶阀门和小钢瓶的接头松开,用氟利昂气体将软管中的空气排出,然后关闭大钢瓶的阀门,旋紧小钢瓶的软管接头。开启大、小钢瓶的阀门,充注制冷剂,待充到80%时,关闭大小钢瓶的阀门,去掉软管。  

⑵.由钢瓶往制冷系统中充注制冷剂时可将钢瓶与修理阀相连接,也可用复合式压力表的中间接头充入。打开小钢瓶并倒置,将接管内的空气排出后,拧紧接头,充入制冷剂,表压不超过0.15Mpa时关闭直通阀门。起动压缩机将制冷剂吸入,同时观察蒸发器的结霜情况,待蒸发器上已结满霜或结露时,即可停止充注。  

制冷剂充入量的准确判断方法:

⑴ 测重量。充注氟利昂时,事先准备一个小台秤,将制冷剂钢瓶放入一个容器中,再在容器中注入40℃以下的温水(适用于空调器的低压充注制冷剂蒸汽)充注前记下钢瓶、温水及容器的重量,充注过程中注意观察指针。当钢瓶内制冷剂的减少量等于所需要的充注量时可停止充注。也可直接称量钢瓶不用加温水。

⑵ 测压力。制冷剂饱和蒸气的温度与压力呈一一对应关系,若已知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即可查出相对应的蒸发压力。此压力的表压值由高、低压压力表显示出来。因此,根据装置在系统上压力表的压力值即可判断制冷剂的充注量是否宜适。如空调器的蒸发温度为7.2℃,冷凝温度为54.5℃使用R22查R22饱和温度与饱和压力对应表,以确定其蒸发压力值和冷凝压力值。

查表可知:R227.2℃时相应绝对压力值为0.53Mpa5.3kg/cm2和54.5℃时的相应绝对压力值为2.11Mpa21.1kg/cm2,将此压力换算为表压值即可。用高、低压压力表或复合式压力表测试充氟中的制冷系统,若高、低压力表表压值符合上述范围即标明制冷剂的充注量合适;若高、低压压力均低则标明充入量不够;若高、低压压力均高,则标明充入量过多。压力测定法较为简便,维修时经常作用,但是缺点是比较粗,准确度不高。

⑶ 测温度。  用半导体测温仪,丈量蒸发器的进出口、集液器的入口等各点的温度,以判断制冷剂充注量如何。蒸发器的进口(毛细管前150mm处)与入口两点之间的温差约7?8℃,集液器出口的温度应高于蒸发器的入口处1-3℃。如果蒸发器进出口的温差大,标明制冷量充注不足,若吸气管结霜段过长或邻近压缩机处有结霜现象,则标明制冷剂充注过多。

⑷ 测工作电流。  用钳型电流表测工作电流,制冷时,环境温度35℃,所测得的工作电流与铭牌上电流相对应。温度越高,电流相应增大,温度越低电流相应减少。风机正常、两器散热号的情况下按空调器工况测电流值作比较。  

8.  如何使用氧气-乙炔焊接工具? ⑴在点火前,必需做好以下3项检查:

A .  先打开乙炔瓶阀,看压力表指针是否在规定压力范围内。

B.  再打开氧气瓶阀,看压力表指针是否在规定压力范围内。

C.  如果乙炔瓶压力有增大,不能使用焊枪,可能是由于氧气将乙炔压入钢瓶,造成乙炔气回流入瓶内。

⑵点火时,应按下列顺序进行:

A .  打开焊枪上的乙炔气开关,并点燃。

B.  打开焊枪上的氧气开关。C.  根据焊接需要,调节乙炔、氧气开关的开度。

⑶灭火时,应按下列顺序进行:

A .  先关闭焊枪上的氧气开关。

B.  再关闭焊枪上的乙炔气开关。一般氧气压力比乙炔压力大2倍。使用中如发现乙炔气回流时,应立即关闭氧气开关,以免发生意外。

⑷另需注意以下几点:

A .  禁止在没有装置压力表或压力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使用该设备。

B. 禁止在该设备上方进行焊接。

C.  分清供给氧气和乙炔气的专用管子,保证使用平安。

D.不能让软管碰到有机溶剂。

E.焊接时,氧气压力通常采用表压力0.1Mpa乙炔气压力通常采用表压力0.05Mpa

9.  如何对制冷系统进行检漏?⑴手触油污检漏。空调器的制冷剂多为R22R22与冷冻油有一定的互溶性,当R22有泄漏时,冷冻也会渗出或滴出。运用这一特性,用目测或手摸有无油污的方法,可以判断该处有无泄漏。当泄漏较少,用手指触摸不明显时,可戴上白手套或白纸接触可疑处,也能查到泄漏处。

⑵肥皂泡检漏。先将肥皂切成薄片,浸于温水中,使其溶成稠状肥皂液。检漏时,被检部位用纱布擦去污渍,用干净毛笔沾上肥皂液,均匀地抹在被检部位四周,仔细观察有无气泡,如有肥皂泡出现,说明该处有泄漏。有时,需先向系统充入0.8-1.0Mpa8-10kgf/cm2氮气.

⑶充压检漏,制冷系统已修理焊接后,充注制冷剂前,最好在近下班时,充入1.5Mpa氮气,关闭三通检修阀(阀自身不能漏气)待第二天上班,如表压没有下降,说明已修复的制冷系统不漏。如表压下降,则说明存在泄漏,再采用肥皂泡检漏法检漏。

⑷水中检漏,此法常用于压缩机(注意接线端子应有防水维护)蒸发器、冷凝器等零部件的检漏。其方法是对蒸发器应充入0.8Mpa氮气,对冷凝器应充入1.9MPa氮气(对于热泵型空调器,二者均应充入1.9MP氮气)浸入50度左右的温水中,仔细观察有无气泡发生。使用温水的目的于降低水的外表张力,因为水的温度越低,外表张力越大,微小的渗漏就不能检测进去。检漏场地应光线充足,水面平静。观察时间应不少于30秒,工件最好浸入水面20厘米以下。浸水检漏后的部件应烘干处置后方可进行补焊。

⑸卤素灯检漏。火焰颜色变化从浅绿→深绿→紫色,渗漏量从微漏→严重渗漏。

⑹电子检漏仪检漏。检漏的主要部位是压缩机的吸、排气管的焊接处;蒸发器、冷凝器的小弯头、进出管和各支管焊接部位:如干燥过滤器、截止阀各处、电磁阀、热力膨胀阀、分配器、储液罐等连接处。泄漏和堵塞的区别判断:泄漏处补漏,抽真空,重新灌注制冷剂后,空调器即可恢复制冷效果;如果是堵塞,即使加氟,空调仍不能制冷,压力也不正常。10.  换热器铜管弯头焊漏如何修理?

焊接前放净系统内制冷剂,以免制冷剂受热蒸发发生一定的压力而造成补焊失败。焊接时间要短,速度要快,一般采用小号焊枪焊嘴,火焰不能过于强烈。11.  如何检查毛细管“脏堵”⑴压缩机的加液工艺管上装接一只三通检修阀。

⑵启动压缩机,运转一段时间后,若低压一直维持在0Pa位置,说明毛细管可能处于半脏堵状态,若为真空,可能是完全脏堵,应作进一步检查。此时压缩机运转有沉闷声。

⑶停转压缩机后,如压力平衡很慢,需十分钟或半小时以上,说明毛细管脏堵。脏堵位置一般在干燥过滤器与毛细管接头处。若将毛细管与干燥过滤器连接处剪断,制冷剂喷出,这就可以判断毛细管脏堵。

12.  毛细管“脏堵”又无同内径、同长度毛细管怎么办?⑴可用退火的方法将脏物烧化,然后打压吹气使之畅通。

⑵也可将毛细管焊在清洁的管路中,用汽油或四氯化碳冲洗,冲洗后的毛细管必需进行抽真空干燥处置后方可使用。  

13.  如何判断毛细管“冰堵”

 冰堵”由于制冷系统真空处置不良,系统内含水量过大或是制冷剂自身含水量超标等原因造成。冰堵”大都发生在毛细管的入口端。当液体制冷剂由毛细管到蒸发器蒸发时,体积大大膨胀,变成气态,大量吸收热量。这时,蒸发温度可达到5度左右,系统内的微量水分随制冷剂循环到毛细管入口端时就冻结成冰。

由于制冷剂不时循环,结成的冰体积逐渐增大,一定水平就将毛细管完全堵塞。判断方法为:接通电源,压缩机启动运行后,蒸发器结霜,冷凝器发热,随着“冰堵”形成,蒸发器霜全部化光,压缩机运行有沉闷声,吹进室内没有冷气。停机后,用热毛巾多次包住毛细管进蒸发器的入口处,由于冰堵处融化后而能听到管道通畅的制冷剂流动声,启动压缩机后,蒸发器又开始结霜,压缩机运行一段时间后,又会发生上述情况,这就可以判断毛细管冰堵。

14.  如何排除毛细管“冰堵”

确定毛细管“冰堵”后,先将制冷系统内制冷剂放掉,重新进行真空干燥处置。对制冷系统的主要部件蒸发器、冷凝器进行一次清洗处理。重新连接制冷系统时,最好更换使用新的干燥过滤器。如没有新的干燥过滤器,可将拆下的干燥过滤器,倒出里面装的分子筛,把过滤器内壁用汽油或四氯化碳冲洗,并经过干燥处置后使用。如属由于制冷剂自身含水量过大而形成“冰堵”可在制冷剂钢瓶入口处加一干燥过滤器。使得制冷剂在充注时水分即被吸收。15.  什么是毛细管“结蜡”现象?因R22与与冷冻油有共溶性,经多年的循环,R22中含有一定比例的冷冻油,油中的蜡组分在低温下析出,制冷循环过程中,蜡组分就要逐渐堆积于温度很低的毛细管入口内壁上,毛细管内径变小,流阻增大,从而导致制冷性能下降。对使用多年的空调器,如在运行时,蒸发器温度偏高,冷凝器测试偏低,而又排除了制冷剂微漏和压缩机效率差的原因,一般就是由于毛细管“结蜡”所引起的故障。对“结蜡”毛细管的修理,可使用高压枪排除,利用一带柱的丝杠将冷冻油加压至2Mpa将结蜡清除掉。也可用更换新毛细管的方法。

16.  如何判断干燥过滤器“脏堵”干燥过滤器“脏堵”由于制冷系统焊接不良使管内壁发生氧化皮脱落,或压缩机临时运转引起机械磨损而发生杂质或制冷系统在组装焊接之前未清洗干净等原因造成。其“脏堵”故障现象为干燥过滤外表发冷、凝露或结霜,导致向蒸发器供给的制冷剂缺乏或致使制冷剂不能循环制冷。干燥过滤器“脏堵”判断方法为:压缩机启动运行一段时间后,冷凝器不热,无冷气吹出,手摸干燥过滤器,发冷、凝露或结霜,压缩机发出活跃过负荷声。为了进一步证实干燥过滤器“脏堵”可将毛细管在靠近干燥过滤器处剪断,如无制冷剂喷出或喷出压力不大,说明“脏堵”这时如果用管子割刀在冷凝器管与干燥过滤器相接附近割出一条小缝,制冷剂就会喷射出来。此时,要特别注意平安,防止制冷剂喷射伤人。

17.  如何排除干燥过滤器“脏堵” 干燥过滤器“脏堵”后,慢慢割断冷凝器与干燥过滤器连接处(防止制冷剂喷射伤人)再剪断毛细管,拆下干燥过滤器。因干燥过滤器修理比较困难,一般采用更换新的干燥过滤器为好。如一时没有新的干燥过滤器可供更换,可将拆下的干燥过滤器倒置,倒出装在里面的干燥剂,进行清洗干燥过滤器。过滤器内壁和滤网用汽油或四氯化碳清洗,并经干燥处置后使用。更换干燥过滤器前,最好对蒸发器和冷凝器进行一次清洗。18.  如何判断电容器的好坏?

用数字万用表检查,将数字万用表拨到合适的电阻档,红表笔和黑表笔分别接触被测电容器的两极。这时,显示值将从000开始逐渐增加,直到显示溢符号“1如果始终显示000说明电容器内部短路。如果始终显示溢出,可能是电容器内部极间开路,也可能是选择的电阻档不合适。为了能从显示屏上看到电容器的充电过程,对不同容量的电容器应选择不同的电阻档位。

选择电阻档的原则是电容器较大时,应选用低阻档;电容器容量较小时,应选用高阻档。如果用低阻档检查小容量电容器,由于充电时间很短,会一直显示溢出,看不到变化过程,从而很容易误判为电容器已开路。如果用高阻档检查大容量电容器,由于充电过程很缓慢,丈量时间需要较和长。对于0.1~1000uF以上的电容器可按下表选择电阻档(表中的充电时间指显示档从000变化到溢出所需的时间)  

丈量电容器时对电阻档的选择,电阻档(Ω)被测电容器范围(uF充电时间S20M0.1~12~122M1~102~18200K10~1003~2020K100~10003~132K>1000>3电容器击穿或开路后,不能修理,只能更换同型号的新电容器。

为便于修理时选用,下表列出电容器的容量与压缩机电动机输出功率的选配,供参考。电容器容量与压缩机电动机输出功率的选配压缩机电动机输出功率(W0.20.40.751.01.52.02.23.03.74.05.0;电容器容量(uF1520303040505050757519.  使用电容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⑴不能将电容器直接跨接在电源上,必需与启动绕组或运行绕组串联后,再跨接在电源上。⑵启动电容虽然和启动绕组串联,但连接在电路上的时间不得超越3S启动后由启动装置将电源切断,每小时内的启动次数不得超越10次(间隔应均匀)否则会因发热而损坏。⑶存放时间比较长的电解电容器,因电解质已干涸,电容量会下降,如需使用,事先应进行检测。